一、深入理解与精准锚定
企业第一步要做的是全方位吃透SBTi的内涵与要求。这绝非简单浏览,而是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研究目标设定细则,比如明确自身碳排放涵盖的范围一(直接排放)、范围二(能源间接排放)以及可能涉及的范围三(其他间接排放)边界。精准界定业务活动中的各类排放源,像工厂的燃料燃烧、办公用电、供应链上下游运输环节等。只有清晰知晓这些基础信息,才能像搭建高楼大厦一样,为后续行动筑牢根基,确保所设定的减排目标有的放矢,契合SBTi科学性、严谨性标准。
二、精细规划减排路径
基于精准的碳排放认知,企业着手制定详细的减排策略。一方面,在能源维度,大力推动向清洁能源转型。若企业自身条件允许,在厂房屋顶铺设太阳能板,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小型风力发电,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占比;与可靠的绿色能源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,稳定购入清洁电力,减少对传统火电的依赖。
另一方面,聚焦生产流程优化。引入先进的节能设备,通过自动化、智能化改造,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。例如,化工企业采用新型高效的反应釜,精准控制反应条件,既能提升产品质量,又能大幅减少能源消耗与废气排放。
三、强化供应链协同减排
供应链作为企业碳排放的“隐形大户”,不容忽视。企业要主动出击,与上下游伙伴建立紧密的绿色合作关系。对于上游供应商,制定严格的绿色采购标准,涵盖原材料的低碳生产工艺、可回收性等指标,促使供应商改进生产方式,提供更环保的原材料;对于下游经销商,携手优化物流配送方案,采用新能源车辆运输、合理规划配送路线,降低运输环节碳排放。同时,建立供应链碳排放信息共享平台,实时追踪、分析各环节碳排放数据,便于联合各方及时调整减排策略,实现整个供应链的“绿色共振”。
四、构建内部驱动机制
内部管理是推动SBTi目标落地的核心引擎。企业要在组织架构上“动刀”,设立专门负责可持续发展的部门或岗位,统筹协调碳减排各项事务,打破部门间“壁垒”,让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后勤等部门紧密协作。完善绩效考核体系,将员工个人的薪酬、晋升与碳减排目标的达成情况挂钩,激发员工积极性。
比如,为在节能减排中有突出创新举措的员工提供额外奖金、优先晋升机会;定期开展全员环保培训,提升员工环保意识,让低碳理念融入每个人的日常工作行为,从随手关灯、纸张双面打印到主动为生产环节节能建言献策。
五、精准数据监测与动态调整
数据是企业推进SBTi目标的“眼睛”。建立一套精准、实时的碳排放监测系统至关重要,通过传感器、智能电表等设备,精准采集各环节碳排放数据,并依据国际通行标准(如《温室气体议定书》)进行核算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,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减排潜力点与问题所在。同时企业不能设定目标后就“一劳永逸”,要依据监测数据,定期(如每年)对减排策略进行动态调整。倘若发现某一减排措施效果不佳,及时替换;若行业出现新的低碳技术突破,快速引入,确保企业始终走在高效减排的“快车道”上。
六、透明沟通与形象塑造
在推进SBTi目标过程中,企业对外沟通不可缺位。定期向社会公众、投资者、客户发布详细的碳减排进展报告,内容涵盖目标达成进度、采取的创新举措、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案等,以透明赢得信任。利用社交媒体、行业论坛等平台分享减排经验,与同行交流互动,树立企业在绿色发展领域的“标杆”形象,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,拓展商业机遇,让企业在践行SBTi目标征程中,不仅实现环境效益,更收获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,真正实现从承诺到行动的华丽转身。
友情链接: 上海楠贝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|
2025 © 上海楠贝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:13810406181 沪ICP备17012129号